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该产品便于施工,成本低,安全美观矿用土工格栅在煤矿工作中也称作煤矿井下用双向拉伸塑料网假顶,简称假顶网。应采取措施或减小新加部分与原基础间的应力应变滞后。树根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尚应考虑既有建筑的地基变形条件的限制和桩身材料的强度要求。主筋不宜少于3根。
软地基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地基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排水固结法
这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常用方法。它包括排水措施与加压措施,通过预设的排水系统,将软土中的水分排除,使土体固结密实,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加载换填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局部软土或薄软土层。它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基础下的软土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高且性能稳定的材料,如砂石、混凝土等,并进行压实处理,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3. 桩基法
对于深厚的软土地基,可采用桩基法进行处理。通过在地基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桩或其他类型的桩,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坚硬土层或岩层上,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详细解释:
软土地基主要由软弱的黏性土、泥炭、淤泥等构成,天然强度低、压缩性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建筑物失稳或破坏。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排水固结法通过排除土壤中的水分来提高土壤强度。它通常用于处理厚度较大、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层。加载换填法则更多地用于浅层软土的处理,通过换填稳定材料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对于特别深厚的软土地基,桩基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它通过桩基将荷载传递到地下更深层,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哪种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软土性质、荷载要求以及工程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为了确保处理效果,还需要进行严密的施工监控和质量控制。
以上所述即为对软地基地基处理方法的主要介绍,包括排水固结法、加载换填法和桩基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软基处理工程是什么
软基处理工程是指工程基础中承载力较上下其它土层低的土层,或承载力低的地基土层。通过排水,或碾压,或加入其它土料,或加入一种或两种建材以提高其承载力的过程。做软基处理是因为建筑之前地基不够坚固,为防止建筑后地基下沉拉裂造成建筑物不稳定等事故,需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沉降变得足够坚固,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至设计的要求,这个过程叫做软基处理,又叫软地基处理。土工格栅的作用是什么?
土工格栅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的筋材或复合材料的筋材等。土工格栅是一种主要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其他土工合成材料相比,它具有独特的性能与功效。土工格栅分为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玻纤聚酯土工格栅四大类。
拓展资料
分类
塑料
双向塑料土工格栅经过拉伸形成的具有方形或矩形的聚合物网材,按其制造时拉伸方向的不同可为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两种。它是在经挤压制出的聚合物板材(原料多为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上冲孔,然后在加热条件下施行定向拉伸。单向拉伸格栅只沿板材长度方向拉伸制成;双向拉伸格栅则是继续将单向拉伸的格栅再在与其长度垂直的方向拉伸制成。
由于塑料土工格栅在制造中聚合物的高分子会随加热延伸过程而重新排列定向,加强了分子链间的联结力,达到了提高其强度的目的。其延伸率只有原板材的10%~15%。如果在土工格栅中加入炭黑等抗老化材料,可使其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耐腐蚀和抗老化等耐久性能。
矿用
矿用格栅矿用格栅是一种煤矿井下用塑料护帮网,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经过阻燃、抗静电技术处理后,采用双向拉伸方法形成的整体结构的"双抗"塑料网。该产品便于施工,成本低,安全美观
矿用土工格栅在煤矿工作中也称作煤矿井下用双向拉伸塑料网假顶,简称假顶网。矿用土工格栅是专门为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假顶支护和巷道护帮支护设计制造的,是采用几种高分子聚合物并填加其它改性剂,经加热,挤压,成型,冲孔,拉伸,定型,卷取等工序制造而成。
矿用土工格栅与金属纺织网,塑料编织网相比,具有重量轻,强度大,各向同性,抗静电,无腐蚀,阻燃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煤矿井下支护工程及土木工程用网状格栅材料。
矿用土工格栅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假顶支护工程,矿用格栅亦可用作其它矿山巷道工程、边坡防护工程、地下土建工程和交通道路工程的土石锚固、加强的材料,矿用格栅是塑料纺织网的最佳替代产品之一。
天涯社区 土工格栅的作用是什么?网页链接
基础加固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基础注浆补强适用于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的加固。浆液主要采用水泥浆,水灰比可采用0.5~0.6, 或采用环氧树脂等。
(1)首先在裂缝处钻孔,单边基础每边不少于2孔;
(2)条基可沿基础纵向间距1.5~2.0m钻孔,且不小于2排
(3)注浆施工时,先在原基础裂损处钻孔,注浆管直径可为25mm,钻孔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30°,钻孔孔径应比注浆管的直径大2-3mm,孔距可为0.5-1.0m。
(4)注浆压力可取0.1-0.3MPa。如果浆液不下沉,则可逐渐加大压力至0.6MPa,浆液在10-15min内再不下沉则可停止注浆。注浆的有效直径为0.6-1.2m。
2、加大基础低面积法
加大基础低面积法适用于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
当基础偏心荷载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承受力中心荷载时,可采用对称加宽。
为提高加固效果。应采取措施或减小新加部分与原基础间的应力应变滞后。对于条形基础,可每隔1.5-2m间距设置卸载短钢梁,用千斤顶将原基础所受荷载按一定比例转移至新增钢筋混凝土接边踏台梁;对于独立基础,可通过钢管斜撑,用钢板将原基础所受部分荷载转移至新增钢筋混凝土环梁。
3、锚杆静压桩
锚杆静压桩是指利用锚固于原有基础中的锚杆提供的反力实施压桩,压入桩一般为小截面桩,主要用于基础的加固处理。其优点是所用机具简单,易于操作,施工不影响工期,可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传荷过程和受力性能明确,施工简便,质量可靠,缺点是承台留孔,锚杆预埋复杂。
静压法通常适用于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较轻的软粘土层,当桩须贯穿有一定厚度的砂性土夹层时,必须根据桩机的压桩力与终压力及土层的形状、厚度、密度、上下土层的力学指标、桩型、桩的构造、强度、桩截面规格大小与布桩形式、地下水位高低以及终压前的稳压时间与稳压次数等综合考虑其适用性。
4、树根桩法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
(1)树根桩的直径宜为150-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桩的布置可采用直桩型或网状结构斜桩型。
(2)树根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也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有关规定估算。树根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尚应考虑既有建筑的地基变形条件的限制和桩身材料的强度要求。
(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20,钢筋笼外径宜小于设计桩径40-60mm。主筋不宜少于3根。对软弱地基,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时的钢筋长度不得小于1/2桩长;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时应全长配筋。
(4)树根桩设计时,尚应对既有建筑的基础进行有关承载力的验算。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先对原基础进行加固或增设新的桩承台。